是不是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3:27:44
给出依据!越详细越好!

是的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与中央。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
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2、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无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

是的.皇帝之下,设承相,太尉,御史大夫,承相协助皇帝掌管政事,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他们彼此互不统属,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并且必须绝对服从皇帝.在地方上,彻底废除以血缘为纽带的分封制,在全国普遍实行郡县制.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命.以上这鞋规定,就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采纳我吧!

是的

书上写的呢

不是他,以前就有了,他只不过加强了!

因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