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灭错别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3:42:19
我要做小报.快啊

一、记字义

有一些汉字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的。字的偏旁部首往往能表明这个字所指的意思。比如“提手旁”往往与“手”有关;“三点水”往往与“水”有关;“日”旁往往与“太阳”有关……象“清”,右边是字声,左边是字义。“晴”、“请”、“情”这些字,四声虽然变了,但字义往往离不开偏旁所说的意思。所以记汉字的字义有利于学生减少错别字的现象。

二、找字形

在汉字中有些字看起来是差不多的,但要注意区别他们之间不同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学生错别字的减少。如“冠”与“寇”的区别:“冠”上面的偏旁代表帽子,“寸”是由手演变而来的,这个字表示手拿帽子放在头上。“寇”字上面的偏旁代表家,下面的字是由“戈”演变而来的,“戈“是指古代的一种兵器。这个字是表示一个人手拿武器闯进家中的意思。明白了这个字的原意,就不会写错了。

三、记字音

有的同学时常把同音字和近音字弄混了。因此,要注意辨记这些字的用法。象“部署”的“部”与“布置”的“布”;“部署”的“署”与“暑假”的“暑”,这些字的音同而字形不同,要注意分清,也要辨清字形相近而字音不同的字的读音。如“崇高”的“崇”,念“chong”,”鬼鬼祟祟的“祟”念“sui”。

四、找规律

汉字是由音形义构成的,它有一整套笔画、笔顺规则、部件系统和构字规律。学生只有牢固地掌握了笔画、笔顺,才能把字写出来,只有掌握了独体字、偏旁部首、形声字和会意字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分化字形,才能最终识记它,也只有掌握了汉字的构成规律,才能在出现错别字的时候,有效地纠正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有关汉字构字规律告诉学生,这样错别字就会大大减少。如学生在作业中经常会把“暴躁”的“躁”写成“燥”字,我们就可以告诉学生,当人发脾气的时候一般都会跺脚,所以用“足”字旁的“躁”;而“燥”是“火”字旁,因此这个字与火有关,比如“干燥”。再如,我们再讲“月”这个字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它和人的身体有关,绝大多数表示人身体器官的字都是“月”字作偏旁,如“脚”、“腿”、“臂”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理解的基础上避免错别字。

汉字的字形结构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充分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