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袁绍的家族背景,怎么那么牛呢?他的后人在三国鼎力时担当着什么角色?(捣乱也行爱说什么就说什么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8:34:28

袁绍(?~202)
中国东汉末军阀 。字本初。
汝南汝阳(今河南周口西南)人。出身名门大族,自曾祖父起4代有5人位居三公。少折节下士,知名当世。灵帝死,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合谋诛宦官,事泄,何进被杀,袁绍率军尽诛宦官。董卓专权,绍政见不同,逃奔冀州,董卓拜其为勃海太守。初平元年(190),关东州郡牧守联合起兵以讨董卓,袁绍被推为盟主,自号车骑将军。董卓不久被杀。关东军内部开始互相兼并。袁绍夺取冀州牧韩馥地盘,自领冀州牧,此后又夺得青州、并州。建安四年(199)消灭幽州公孙瓒。至此袁绍已据黄河下游四州,领众数十万,成为当时最大势力。同年,袁绍准备向曹操发起进攻,直捣许都,劫夺汉帝。监军沮授、谋士田丰劝其进屯黎阳,据守黄河,以逸待劳,遣精骑以骚扰曹军,俾不出3年可击败曹操。而以郭图、审配为代表的一部分将领主张迅速决战。袁绍采纳后者的意见,五年,发布讨曹檄文,率10万大军进军黎阳。当年与曹操决战于官渡,大败,主力7万多被消灭,只与其长子袁谭带800多骑败回河北。两年后惭愤病死,诸子亦败灭,所据之地尽并于曹操。

以上是基本常识!其实还有很连史学家都不太清楚的内幕:
当初最热心杀宦官的,不是何进,也不是曹操,是袁绍,他门都受了袁绍的影响。袁术反宦官也是受了袁绍的影响!之后袁绍受不了董卓的专权,离开了洛阳,奔向冀北(河北)。
董卓很蠢,他明知道袁绍不满他,他还企图一官爵来收买袁绍等人,他一汉献帝的名义,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封为邙乡侯,拜袁术为后将军,以曹操为骁骑校尉。但这些反给了袁绍以造反的凭证。袁绍后来就以渤海郡为基地,叫东郡太守桥冒伪造文书,用司徒杨彪,太尉黄琬,司空荀爽的名义发表了一篇檄文,申讨董卓的弑君之罪。
当时没有一个人有袁绍那样的号召力,他门家从袁安开始,做了四代的三级大官,号称四世三公。袁家的门生故吏,做官的很多,其本人又是个风度翩翩的浊世公子,当过濮阳县长,大将军何进的掾(科长级的幕僚),虎贲中郎将,中军校尉。他也一直与外戚比较接近。而当时的读书人都宁愿与外戚站在一边,而羞与宦官同流合污的。
当时有十一路的义军,董卓怕了就烧了洛阳跑了,其实,袁绍他门根本就不敢打到洛阳来,他门只不过虚张声势,真正的动机只是为了摆脱洛阳朝廷不受约束,做割据地盘的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