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化合物中同种元素也可能显不同的化合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7:41:03

这要从该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说起,一般某原子与其他原子化合时,其最外层,会失去或得到电子,而有些原子与其他不同的原子反应剧烈程度不一样,所以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目也不一样,这进一步导致此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的代数和不一样(记住,这就是该原子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若失电子,显正价。若得电子,现负价)例如,铁原子的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当他与不太活跃的硫原子化合时,他只失去两个电子(对,最外层的那两个)显正二价,而他与非常活跃的氯原子化合时,他不光失最外层两个,还失去次外层的一个(氯原子太强啦,能夺走三个电子!)所以显正三价。看某原子究竟化合价是多少,关键要考察他的最外层电子,以及与之化合的原子的活跃性,二者决定了该原子的化合价!!

因为处于不同的电离状态

最典型的就是Fe3O4
再详细的理由?没理由,that's the fact.

有好几种情况,比如氮元素在硝酸铵中,分别处于不同的多原子组成的离子中,因此显不同价,。还有就是Fe3O4,一般认为是FeO与Fe2O3稳定结合的结果。有机物中由于相同元素处于不同环境,在化学键中对电子吸引程度不一样,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要说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一楼同学所说的四氧化三铁其实是络合物,原子外层电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不同,其显示的化合价也不同。高中阶段只要理解一个原子与别的原子共用的电子对数不同,所以显示的化合价不同就好了,呵呵,如果是竞赛的话这个必学,高考的话基本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