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技课的总结怎麽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6:01:17
我是初二的学生了..今年是我们最后一次的劳技,我们上一次学的是刺绣和摄影者一次学烹饪和电子,老师说在星期五下午叫我作劳技的总结..!如果有会的人~~说一下,谢谢阿!

给你一个参考:
  这学期我们一年级的劳技课安排成了系列折纸活动,通过这种系列活动,我们感觉收获很大。现总结如下:
  一年级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孩子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制作的兴趣至关重要。 但是我们教师面对的教学班里,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的,怎样才能使学生都有兴趣,又时我们这学期要着力突破的。优秀的学生不光能快速接受教师的指导,马上折出来,折的漂亮,而且他们的折纸制作,创新构思的结果往往会令周围的学生为之一震。爱表现的孩子往往又会喜形于色、手舞足蹈、自言自语,这样会给同伴一种渲染,一种鼓舞,同时也会产生一种压力,让创造能力较差的学生产生自卑和压抑。因此,我们教师在本学期的教学活动中,不仅重视活动中的主角,更去关注那些低头沉默,甚至将作品躲躲藏藏不肯示人的孩子。如何卸下他们的心理负担,不让他们远离创造,害怕创造呢?
  1、 营造平等活跃的课堂气氛
  愉悦感是创造的前提,沉默的孩子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夸奖,但是此刻他最需要的是老师真诚的指点、引导。因此,这时我们的做法不是手把手的教,而是和他组成合作小组,在合作中指导,平等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动手能力差的学生相信自己也能行,也会得到老师的重视。由此产生内心的创造热情。
  2、 “玩”中学,学中做
  有专家用实验证明,自由玩耍更有利于孩子创造性的发挥。那么对于沉默的孩子来说,这样的学习方式应该更加有效。我们常常允许那些不能按照老师所教的方法完成指定作品的孩子自由发挥,爱折什么折什么,会折什么,就折什么。因为这样的过程不仅让他们没有了心理压力,情绪是轻松自由的,而且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发现物体的新特征,从而使创造性行为有出现的可能。如我们在折纸飞机的一节课里,那架飞行时间最长的纸飞机就是一个平时纸工劳动默默无闻的孩子,经过无数次玩耍、探究、设计折出的。
  小小纸工,创意无穷,劳技教育为我们打开了实践与创新的新天地,抓住细节,落到实处,用教师的创新精神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是我们在劳技教学中的最深感受。我们觉得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大脑,使学生的智慧得到了发展,活动中学生创造性的想象、求异思维、好奇心等便会产生。教师把握好时机,因势利导,调动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智力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