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论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5:55:23
1.列出3种基因文库的构建中对重组子的筛选方法并简述原理?
2.以某一序列已经知道的真核生物基因为例,如人酸性细胞生长因子基因(aFGF),设计一条技术路线,使其在E.coli中表达。
3.大肠杆菌CaCl法转化的原理及过程。

新华网2007年8月29日消息 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目前为该省分布的3种野生稻建立了基因文库。

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副所长程在全博士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优异种质基因发掘研究方面,研究所首次构建了普通野生稻、疣粒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cDNA文库和SSH文库,并从中发现和分离获得一大批野生稻重要功能基因cDNA。

此外,该所首次在国际上大规模分离出野生稻抗病基因同源片段,并在GenBank上注册登记新基因片段30个。并且首次从云南普通野生稻中分离克隆抗稻瘟病Pi-ta同源基因2个、抗白叶枯病Xa21同源基因4个,并开展了相关基因结构与功能、比较基因组学和亲缘演化关系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野生稻基因组学研究的内涵。

野生稻是水稻的原始祖先,被专家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优良基因。世界上目前共有20种野生稻种,其中中国有3种,即药用野生稻、普通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中国野生稻在云南分布最广,生态类型多。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CaCl2法

第一节 概 述

在自然条件下,很多质粒都可通过细菌接合作用转移到新的宿主内,但在人工构建的质粒载体中,一般缺乏此种转移所必需的mob基因,因此不能自行完成从一个细胞到另一个细胞的接合转移。如需将质粒载体转移进受体细菌,需诱导受体细菌产生一种短暂的感受态以摄取外源DNA。

转化(Transformation)是将外源DNA分子引入受体细胞,使之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一种手段,它是微生物遗传、分子遗传、基因工程等研究领域的基本实验技术。

转化过程所用的受体细胞一般是限制修饰系统缺陷的变异株,即不含限制性内切酶和甲基化酶的突变体(Rˉ,Mˉ),它可以容忍外源DNA分子进入体内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受体细胞经过一些特殊方法(如电击法,CaCl2 ,RbCl(KCl)等化学试剂法)的处理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了暂时性的改变,成为能允许外源DNA分子进入的感受态细胞(Compenent cells)。进入受体细胞的DNA分子通过复制,表达实现遗传信息的转移,使受体细胞出现新的遗传性状。将经过转化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