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 两个必然有什么现实意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0:51:08
马克思 两个必然有什么现实意义,要详细的3000字。万分感谢~~~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简称“两个必然”)这一重要结论。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简称“两个决不会”)这一重要思想。这两个著名的科学论断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

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发展决定了“两个必然”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及其相互斗争过程的分析,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趋势。“两个必然”的思想既不是出自于痛恨资本主义的道德义愤,也不是源于向往未来共产主义的善良愿望,而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认识。
社会化的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必将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机器大工业阶段以后,使以生产资料使用社会化、劳动过程社会化和劳动产品社会化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社会化的程度日益提高。这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前所未有的进步。社会化的生产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便发生了对抗性的矛盾。这个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集中表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不断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1]这种基本矛盾,第一,反映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并把生产资料作为剥削雇佣劳动者的手段,而与生产资料分离的无产阶级,只能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遭受资本家的剥削。第二,反映在生产上,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社会化生产要求生产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但在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条件下,由于企业归资本家所有,有组织的生产只能在企业内部得以实现,而在全社会范围内,生产却处于无政府状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它生而具有的矛盾的表现形式中运动着,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正是这一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经济危机的出现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自己无能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因此,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