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坏习惯比好习惯容易养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0:10:03
不知道有没有心理学方面的理论说法啊。很奇怪,坏习惯有时候并不舒服的,好习惯能舒服也不好坚持,可坏习惯不舒服也很容易养成。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人内心最原始的部分,是趋利避害的,有欲望的。
人都是有惰性的,这种惰性有的时候是和社会价值和自我实现相反的。

我个人的意见是,也许好习惯舒服,但是需要你花时间和精力去做,可是坏习惯符合人的惰性,所以你潜意识里有了斗争。

你说的养成坏习惯,这种情况就说明惰性战胜了那种习惯带来的愉悦,或者说是你的惰性比你要摆脱这种不舒服的欲望大。
比如你的一种坏习惯给你带来的是钻心的疼痛,相信所有人都会尽力摆脱的,因为你有摆脱这种痛苦的强烈欲望;
但是如果一个坏习惯只会给你带来轻微的乏力,那么很多人就会任由其发展,这时候惰性就战胜了摆脱痛苦的欲望。

一方面有可能是惰性比较大,另一种可能那种行为对你个人带来的愉悦还不足够大。所以很多好习惯是要刻意去养成的。
不过如果某些习惯令你内心的愉悦的程度大于惰性的需求,那么你可能就会去养成这种习惯了。
比如你觉得泡热水澡很舒服,那么就算要花些时间和力气去放洗澡水,去准备换洗衣物,那么你也还是会去做的。(当然,这个只是个例子,跟好坏习惯关系不大……)

而一个习惯养成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这种斗争往往要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很多习惯在养成期间会中途放弃。等到一个习惯可以给你带来足够的获益或者让你足够的愉悦,加上你的生物钟习惯了这种习惯以后,习惯就可以算是养成了。

这是我的个人意见,希望能帮到你~~

记得还是很多年前的时候,素质教育开始被人提出来,当时出现的最多的让人担忧的现象是“高分低能”,有的学生成绩一流,却在一些小小的日常生活问题上显得极其低能,比如不会系鞋带什么的;后来,开始有一些高分学生做出骇人的暴力事件来,他们是留学国外的高材生,也有要保送的优秀高中生,于是我们又越来越多地看到身边一些事,年青人和老人抢座位,排队的时候加塞,考试的时候旁若无人地偷看……

这些现象让教育学家们惊呼,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而又有家长是迷茫的,什么是素质教育?它的内容是什么?应该怎样进行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也是必须从幼儿开始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