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把年分为365天的历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5:11:25

儒略历

  现今的阳历,承自古代的埃及。那时尼罗河的大水,大约每365天泛滥一次,周而复始。因此,365天便被定为一年。而月亮大约每30天,缺而复圆。因此,30天便定为一个月。这样,一年十二个月还余5天,古埃及人便把这多出的五天放在年终当节假日,好让大家庆贺新年。
  然而,尼罗河水泛滥的周期只是一个大致的数学。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回归到原先位置,称作一个回归年,其准确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即365.2422天。
  具有传奇般魅力的罗马执政者儒略·恺撒(公元前120——前44年),在天文学家的帮助下,从公元前45开始,改成了目前尚在使用的阳历,这便是以恺撒名字命名的“儒略历”。
  儒略历是采用设闰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的。遇到闰年加一天,变为366天。每万年应增加2422天。平均每百年要闰24天,即“四年一闰而百年少一闰”。
  不过百年24闰,一万年只增加2400天,还有22天怎么办?于是历法家们又订出了每四百年增一闰的规定。从而更精确了。从恺撒到现在,儒略年与回归年还没差过一天呢!
  我们在判断闰年的时候,可采用一般年份除以4,整百年份除以400的方法,当能整除时是闰年,而不能整除时是平年。如2008是4的倍数,2008年是闰年;2006不是4的倍数,2006年不是闰年;2000是400的倍数,2000年是闰年;2100不是400的倍数,2100年不是闰年。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计算的基础的,要求历法年同回归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基本符合。它的要点是定一阳历年为365日
阴历,是以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计算的基础的,它的一年只有354日或35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