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到底错在哪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8:15:34
如果“形而上学”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取最基本的道理”的话,那没错啊,为什么要批判?
为什么有人说“形而上学”是静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这种说法是不是“形而上学”的本质?
“形而上学”到底错在哪里?与辩证法、唯物主义怎么就会对立了呢?
实在不理解,难死我了。
不为考试,10年纠缠,就想搞透它。

所谓唯心主义,是过于空虚的表现,但我不认为形而上学就一定是错的.在中国古代的易经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若器物是真实的看见,那么道理就是看不见的真实。
在马克思理论,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而言.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唯心主义不可取,但个人以为,唯心主义才是哲学的魅力.正如笛卡尔所说“我思故我在.”思考正是人生存的灿烂之处,二否定思考让人沉沦。

两种观点不同,自然对立。谁对谁错无从判断。

形而上学并没有错
辨证唯物主义也没有错

没有形而上的发展,也就没有辨证唯物的发展。

或者说它们都只是一种理论体系,各有所不同。而且不是绝对的。

“形而上”这个词是出自于《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是指物质之外的东西,就是意识。“形而上学”是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学科,按希腊语原意解释为“物理学之后”,是在对现实存在的物的本质和规律研究以外的对世界本原的思考。我国学者取“形而上”为之命名。
西方哲学的基础是理性主义,传统哲学用理性探求世界的本质,从对世界的形而上的理解中找到人的依靠感。
形而上学并没有错,只是马哲要摆出自己的新理论,就必须先批判原先的理论,一个拳手想出名那就去和拳王打一架。形而上学因为体系庞大在当时是最好的批判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