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对张爱林有过什么评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23:24:00

你看看下面这段,亦舒写的 阅张爱玲新作有感

  选自亦舒散文集《自白书》

  约一年前我替星岛写过短文,说张爱玲不该再写了,没登出来――何锦玲太
  小心,却不知稿费既养不活人,如果作者连畅所欲言的机会都没有,那还不如不
  写。

  今夜读皇冠杂志(东南亚版第十四卷第二期)中的《相见欢》,更觉爱玲女
  士不应复出。我有我的道理,一一细说。

  整篇小说约两万许字,都是中年妇女的对白,一点故事性都没有,小说总得
  有个骨干,不比散文,一开始琐碎到底,很难读完两万字,连我都说读不下去,
  怕只有宋淇宋老先生还是欣赏的。

  爱玲女士曾说,抄她文字文笔的人不少,以致她猛然一瞧,仿佛是做梦时写
  的(大意)。抄她的人是极多,可是大都能青出于蓝,把三十年前的张爱玲时代
  化鲜明简化,读者看惯抄袭的货色,反而觉得如假包换的张爱玲难以接受,像以
  下这一段:

  “荀太太……织锦缎丝绵袍穿在身上一匝一匝,像盘着条彩鳞大蟒蛇……别
  人是鹅行鸭步,是她就是个鸳鸯……鹅蛋脸红红的,像咸鸭蛋壳里透出蛋黄的红
  影子……”

  请原谅我贫嘴,我觉得这一段像到了动物园,又像早上吃泡饭:咸鸭蛋都用
  上了。

  批评张爱玲真需要伟大的勇气,无畏的精神,中国人迷信名字,连胡金铨这
  种唬洋人的武侠片,尽见开门关门与跑步的“空山灵雨”,都被捧成经典,斗胆
  碰张爱玲的恐怕要受乱石打死。

  可是张爱玲女士真的过时了。

  两位中年太太“相见欢”,说的尽是家中噜里噜苏事!家又在上海虹口,看
  的电影叫《醒世姻缘》,香港还在闹共产党――试问三十岁以下的读者怎么会有
  共鸣?

  当然,年轻人也看孟子论语、聊斋志异,我本人一向把张著当圣经,可是摩
  西忽然复活显灵,反而吓个半死,我看这些名著,完全是叶公好龙式的,不过是
  一种怀念的姿势,最好是能够永远怀念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