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达人翻译解说一下,点明典故出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4:38:38
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序》

游宦三年,愿以君羹遗母;不居一国,欲其昼锦还乡。庄舄既显而思归,关羽报恩而终去。于是驰首北阙,裹足东辕。箧命赐之衣,怀敬问之诏。金简玉字,传道经于绝域之人;方鼎彝樽,致分器于异姓之国。琅邪台上,回望龙门;碣石馆前,夐然鸟逝。鲸鱼喷浪,则万里倒回;鹢首乘云,则八风却走。扶桑若荠,郁岛如萍。沃白日而簸三山,浮苍天而吞九域。黄雀之风动地,黑蜃之气成云,淼不知其所之,何相思之可寄。嘻!去帝乡之故旧,谒本朝之君臣。咏七子之诗,佩两国之印。恢我王度,谕彼蕃臣。三寸犹在,乐毅辞燕而未老;十年在外,信陵归魏而逾尊。

典故出处 ,和在本处意思。有才者一试牛刀焉!穿秋水而望贤才,切切!!
居然没人能翻译全段?只会庄舄既显而思归,关羽报恩而终去一句?堂堂百度无人乎......

游宦三年,愿以君羹遗母;不居一国,欲其昼锦还乡。庄舄既显而思归,关羽报恩而终去。【1】于是驰首北阙,裹足东辕。【2】箧命赐之衣【3】,怀敬问之诏。。金简玉字,传道经于绝域之人【4】;方鼎彝樽,致分器于异姓之国。【5】琅邪台上【6】,回望龙门;碣石馆前【7】,夐然鸟逝。鲸鱼喷浪,则万里倒回;鹢首乘云,则八风却走。扶桑若荠,郁岛如萍。【8】沃白日而簸三山,浮苍天而吞九域。黄雀之风动地,黑蜃之气成云,淼不知其所之,何相思之可寄。嘻!去帝乡之故旧,谒本朝之君臣。咏七子之诗【9】,佩两国之印。恢我王度,谕彼蕃臣。三寸犹在,乐毅辞燕而未老【10】;十年在外,信陵归魏而逾尊【11】。

【1】楼上都说过了,很好理解的典故。
【2】驰,一本作“稽”。裹,一本作“里”。"驰首北阙"此句取义“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战国·楚·屈原《九章·涉江》)”据说鸟飞千里,最终会返回自己的老窝,狐狸将死时,头总朝向出生的小山头。
【3】此处的‘赐“,对应下文”的金简玉字“。唐朝大将秦琼被赐予金简,以此喻之。
【4】《吴越春秋》记载禹“登宛委山,发金简之书,案金简玉字,得通水理。”唐朝作为天朝上国,对派去日本的使臣所带去的文献,自然认为是广施经泽,故说是将”金简玉字“”传道经于绝域之人“(说日本人是”绝域之人“)
【5】这两句都是说给日本带去的赐物。金简玉字是文化层面的,方鼎彝樽是物质层面的。"异姓之国"与前文“绝域之人”对应。
【6】琅邪台:《正义括地志》云:密州诸城县东南百七十里有琅邪台,越王句践观台也。台西北十里有琅邪故城。《吴越春秋》云:越王句践 二十五年,徙都琅邪,立观台以望东海,遂号令秦、晋、齐、楚,以尊辅周室,歃血盟。《括地志》云:“琅邪山在密州诸城县东南百四十里。始皇立层台于山上, 谓之琅邪台,孤立觽山之上。秦王乐之,留三月,立石山上,颂秦德也。”由此可见,“琅邪台”含有3三个意义:1.它位于渤海边,可遥望祖国。2.它是邦国友好歃血为盟的地域标志。3.它可作歌功颂德的场所。序中“琅邪台”的含义可想而知了。
【7】碣石馆:即碣石宫 。 唐 陈子昂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诗之二:“南登碣石馆 ,遥望黄金台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即是此碣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