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如何提示黑格尔的"两个凡是"命题的辨证思想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17:00:45

黑格尔如是说:“凡是存在的,便是合理的。”

首先我们要指出,合理,即合符理性。

恩格斯写道:

“黑格尔的这个命题应用于当时的普鲁士国家,只是意味着:这个国家只在它是必然的时候是合乎理性的,是同理性相符合的。如果说它在我们看来终究是恶劣的,而它尽管恶劣却继续存在,那么,政府的恶劣可以从臣民的相应的恶劣中找到理由和解释。当时的普鲁士人有他们所应得的政府。

但是,根据黑格尔的意见,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状态或政治状态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具有的属性。恰恰相反,罗马共和国是现实的,但是把它排斥掉的罗马帝国也是现实的。法国的君主制在1789年已经变得如此不现实,即如此丧失了任何必然性,如此不合理性,以致必须由大革命(黑格尔总是极其热情地谈论这次大革命)来把它消灭。

所以,在这里,君主制是不现实的,革命是现实的。这样,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如果旧的东西足够理智,不加抵抗即行死亡,那就和平地代替;如果旧的东西抗拒这种必然性,那就通过暴力来代替。

这样一来,黑格尔的这个命题,由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身,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性的,就是说,注定是不合理性的,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凡在人们头脑中是合乎理性的,都注定要成为现实的,不管它同现存的、表面的现实多么矛盾。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的一切规则,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这个命题,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也就是说,一个事物,不管我们如何厌恶他,只要它是存在的,它就合符于一定的理性。也就是说,它是必然存在的。然而一旦理性的发展使事物不再合符于理性,它就会归于灭亡,到这时它的灭亡也就是必然的了。

我们以资本主义为例,尽管资本主义造成了种种罪恶,但它毕竟推翻了封建统治,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当资本主义仍是历史进步的力量是,它就是合符理性的,它的存在就是必然的。然而,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