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文章1000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8:29:15
1112132

ht

金融危机如何改变中国
中国今年迎来了邓小平启动的经济改革30周年庆典,人们有很多理由相信: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有可能再持续30年。

城市化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根据一些人的推算,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只完成了一半。尽管自1978年以来取得了种种进步,但中国仍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贫困得多——它甚至没有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前100位。这意味着中国赶超的空间还很大。

因此,重要的是不要感到恐慌,虽然有消息称,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在经过连续5年两位数的增长之后,正以高于预期的速度降温。以历史标准衡量,中国经济第三季度9%的增长仍非常出色,高于日本或韩国在其经济繁荣时期的增长水平。美国上一次如此迅速地增长,是半个多世纪之前的事情了。

但同时很明显,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如果中国想要保持引人瞩目的增长纪录,就需要调整推动中国走到目前这一步的增长模式。中国领导人正面临一些疑问,直接切入如何管理经济的核心问题。

中国经济有时被描述为依赖于出口的增长。在全球经济持续衰退的情况下,中国当然无法继续保持每年20%的出口增长。但过去5年(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因,是中国国内的投资热潮,特别是在重工业领域的投资。

过去几年,中国的铝、钢铁、水泥和玻璃产量几乎都翻了一倍,这也是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大幅飙升的根本原因之一。甚至业内人士有时也对这种扩张速度感到惊讶。几年前,中国钢铁业协会决定对数百家新建小型钢厂的产量进行调查。这些工厂发展迅速,但其产量没有被纳入官方统计数据。调查发现,这些小钢厂的产能比整个美国钢铁业的全部产量还多。中国近期繁荣的象征并非航天任务和摩天大楼,而是钢铁厂。

但是这种“涡轮增压式”的投资带来了负作用,使其难以为继。能源利用变得更为低效,污染日益加重——正造成政治上的不稳定——同时与服务业相比,这些重工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较少。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正是由此而入。过去5年来,中国政府已认识到有必要转换经济平衡方式。官员们承认,中国应减少对投资和廉价出口的关注度,更多地关注消费、服务和创新。目前,这种转变已不能再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