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意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0:56:34
是贬义词 还是褒义词 还是中性词 什么意思

个人绝对是个中性词。不好评价,毕竟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但是小农思想还有另一种意思,就是思想不够开放,在过古代的中国自然经济可以满足每个家庭的自给自足,这样就导致了,人们思想的封闭和经济的滞后,所以,一提到小弄经济我就想到了,中国100多年的耻辱史,好了不说了,,

贬义词

满足个人温饱,在一小块地上自耕自作,无约束、无协作、无交换而长期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简称小农意识。其具体表现概括如下:

一、小富即安。有小农意识的人,其追求相对较低,只要超过了旱涝保收,吃饱喝足略有结余的目标,就会产生富有的感觉。其结果一是没有了从前那种吃苦耐劳,不干活就要饿肚子的危机感;二是有了结余就开始琢磨着享受,“烧香修坟包二奶”而不懂得把结余投入再生产,让结余有更多的结余;三是飘然自得,不可一世。“没有我哪来的小富”。连骂几句老婆,踹两脚自家的狗都以为比美国总统的能耐还大。

二、缺乏自律。由于小农生产方式是典型的个体行为,自家的地、自家的犁、想下地就下地,想种啥就种啥。所以,没有规章,也不懂得什么是制度,不需要约束,哪来的自律。有小农意识的人一般很随心所欲,公私不分、上下不分、内外不分、轻重不分,不用说作为一个主官应肩负的责任,就连作为一个人与社会相处的标准分寸都谈不上。

三、宗派亲族。个体经营,势单力薄,没有组织,没有协作,没有利益责权的共存,自然也就没有抗风险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风调雨顺的时候养尊处优,一旦出现了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叫天不应,求助无门。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宗派亲族,有小农意识的人只相信同姓同血缘的本家人。为了集合力量战胜灾难除了拉帮结派,任人唯亲,恐怕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林林总总,小农意识的表现远不止这些。毫无疑问,这些表现不仅有害于个人的成长,更有害于我们事业的发展壮大。

我认为,有小农意识的人不是坏人,只能说是有缺憾的人。小农意识不同于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有明确的善恶标准,有很浓厚的先天属性,而小农意识是由小农经济自然产生的一种思想观念,有较强的环境作用属性。小农经济个体的自给自足必然形成小富即安的思想,小农经济的个体既是所有者又是劳动者,其生产的目的不是交换,而是自己消费,必然形成以我为主,缺乏自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