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马克思一句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4:18:00
“你索取的越多,你越微不足道。” 我们老师让我们根据这句话写一篇文章。 有点无从下手,大家帮我想想,应该从什么切入口,写一些什么现象,以什么角度写。
有没有用马哲的思路来解释的呢?

在马克思看来,人不能脱离社会单独存在。

现代社会的分工体制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改善了人的生活水平。
(同时,人也必须通过交换的形式,在社会上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其交换的媒介物就是货币。)

对人来说,获得货币就必须首先从社会中,通过交换来获得货币。人用来交换的资本就是自己的劳动。人通过付出自己的劳动为社会服务,创造被社会承认的价值而以报酬的形式得到货币。从而完成货币准备的工作。

所以,你想满足的需要越多,你首先需要的货币就得越多,你为社会创造的可被承认的价值就得越多。这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存在价值的问题。

我们被别人需要的程度和我能为别人创造的财富的能力越强,我们的社会存在价值就越大。反之就越少。

回到你的问题来解释

我们被别人器重,我们能给予别人的东西越多;我们显得微不足道,是因为我们不能创造别人需要的价值,或者说我们在没有资本(劳动或是货币)进行交换的情况下,而过分主观的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索取)什么,就只能被别人轻视(即显得微不足道)了.

总结,马克思看来,在市场经济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需要通过交换来获得的。交换的前提是有社会需要的东西(对人来说就是他的劳动)。所以人的存在价值不是索取而是给予。因为,别人的态度证实了这一切。

补充说明的是:
马克思是站在批判的立场上看待这一切的。人的劳动必须是被社会承认才能证明自己的真实性。所以,人的劳动就不是自由自觉的,而只是被剪裁之后的别人意志的体现。这就是异化。

相信这些足够你写篇文章了。
祝好!

讲的是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不在于所取
宣讲为人民服务是最有价值的 反例如贪官污吏为自己牟利 损人利己 遭人鄙弃

讲的是人生价值观中贡献和所取关系。

不过这句话讲的很片面,因为贡献和所取是一对辩证关系,不能片面强调贡献忽视所取。

先可以根据题目的顺序,用马哲解释一下该句话的正确性,最好举个人物例子来说明贡献的崇高性。之后稍微过渡一下,指出这句话的不足,它忽视了所取。论证没有所取对贡献行为的影响。

非常的有道理.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