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服从 事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8:42:38
不管是不是名人的,要有意义,自己编的也行…………急~!~!21:00之前

谢谢~!!~!~!~!~!~!!~

盲目服从 错事满盈
  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克服盲目服从的弱点,否则很难避免犯错,给自己和国家造成损失,追悔莫及。
  有一次,唐太宗对魏征说:“我是当今的皇帝,一国之主,你怎么有时候连我的话也不听呢?即使是我的话说错了,你也要去办,等我明白过来再纠正也不迟啊。”魏征说:“皇上想过没有,我身为宰相,如果您说错了的我也要去照着做,那么我手下的人呢?也要照着我错了的意见去做,还有下面的各级各层的官吏呢?都会将错就错地去办事。陛下想过没有,那样全国会有什么样子?圣人说,盲目服从,错事满盈,这是很深刻的道理啊。”
  1517年10月,罗马教皇利奥十世为修缮圣彼得大教堂,大肆出售赎罪符,骗取人民的财产。兜售赎罪符的修士象江湖骗子一样胡言:只要买赎罪符的钱一敲响钱箱,人们的罪恶瞬间便化为乌有,灵魂顿时就会比刚出生时还要纯洁。最后他们高喊:“买吧,买吧,天堂的门已经开啦。”由于当时的欧洲大部分老百姓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因此,他们都信以为真,无论多么贫穷困苦,他们都省吃俭用,纷纷购买赎罪符,以求得来生进入天堂。
  但马丁。路德对此产生了怀疑。他清楚地看到这是虚伪的说教,只是为了骗取人们的钱财。经过一番思考,他终于在1517年10月31日晚上,在威丁堡教堂正门前公布了他起草的九十五条论纲,名为《关于赎罪符效能的辩论》。他说,只要个人对上帝虔诚信仰,灵魂就能升入天堂,根本不需要购买赎罪符。
  论纲被人们争相传抄,不胫而走,广为流传,马丁。路德也由此开始发动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宗教改革运动。
  探求真理是认识活动的根本任务,遵循真理是实践成功的根本保证。对真理的追求决不能盲目服从,有时对权威说的,甚至是大多数人认同的,自己也要冷静下来,用自己的大脑进行分析判断,决不能人云亦云,无条件地接受。
  第一,“学贵有疑”。如果对前人的理论,或者是权威的判断和命令,只是顶礼膜拜,以为已经十全十美,不敢怀疑,不敢批判,当然谈不上什么求真啦。因此,要坚决反对教条似的迷信,反对不经过大脑思考的盲目服从。
  第二,要有理性的怀疑,这才符合求真精神。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一些人简单地认为“怀疑就是怀疑一切,批判就是否定一切”。无疑,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极端的,与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求真精神是背道而驰的。有理性的怀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