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和弼在古文中怎么解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6:58:29

● 曾 céng
【释义】表示行为或情况以前发生过:似曾相识|几年前我曾见过她。
【曾经】 #céngjīng 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
〖例句〗多年前,我曾经在那里住过一星期,所以还有些印象。

曾 <副>
(形声。从八,从曰。本义未明。副词。用来加强语气)
过去发生过――表示有过某些行为或情况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唐·白居易《忆江南》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又如:曾不(不曾);几年前我曾见过他一面;我曾去过杜坪乡
已经
竟,竟然;尚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汤问》
曾 <形>
通“层”。重叠
有虞之王,烧曾薮,斩
曾 céng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他~来过。又见zēng

● 弼
bìㄅㄧˋ
◎ 辅佐:~士(辅佐的人)。~匡(辅佐匡正的人)。~导。~谐。
笔画数:12,部首:弓,笔顺编号:515132511515
详细字义
◎ 弼 bì
〈名〉
(1) 同本义 [tool for rectifying crossbow]
弼,辅也。——《说文》。按,当训弓辅也。
(2) 辅佐君王的大臣 [assister]
柱石之臣,宜民辅弼。(左称辅,右称弼。)——《后汉书·伏湛传》
梦帝赉予良弼。——《书·说命上》
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新唐书》
词性变化
◎ 弼 bì
〈动〉
(1) 辅助,特指臣下辅佐君王 [assist]
择其能正色。弼违。——《晋书·武帝纪》
能弼宁晋室,辅予一人。——《晋书·元帝纪》
予违汝弼。——《书·益稷》
建立辅弼。——曹操《求言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