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骆驼祥子中作者老舍先生想要表达什么?对祥子是赞美还是讽刺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3:45:39

主题思想:小说通过旧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挣扎在社会低层的劳动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同情。揭露了把祥子逼进堕落深渊的黑暗社会。说明了仅靠个人奋斗去摆脱贫穷是行不通的路。

读后点评:这是一个可悲的故事,讲述了北平老城里活生生的一幕。祥子,这么一个像骆驼一样善良老实又魁梧健壮的年轻人,在不幸的命运中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之后,终于绝望了、沉沦了。
这是大作家老舍先生惯用的悲剧手法,在悲惨的剧情中灌入悲观的意识,使得我们读者也近乎绝望了。作者在用自己感人的文字为社会底层的人民呐喊(与其说是呐喊,不如说是呻吟)。由此我不禁想到作者本人——老舍。他好像也是一个悲观人士,他的作品大都是悲剧,并且,都悲惨得叫人心碎,因为它们一悲到底,不给生活留有一丝曙光,唯一的美好只能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找寻,而现实里仅有的那一点希望也被他毫不犹豫地掐死了,他的这种"残忍",却能在小说里巧妙地转变为社会的残忍,使得读者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社会的黑暗。

可以说: 既有赞美也有讽刺

是对旧社会的讽刺,而骆驼祥子只是为了表达主题的人物,作者并没有刻意地对骆驼祥子表达赞美或讽刺

一个人一生的失落,别去看 政治上的评价。其实现在社会不还是存在这样的人物吗?年轻人一开始的追逐梦想,然后失败再失败。人都是有个局限的,谁能一直这样的活在柏拉图式的幻想里,人是无奈的,对于环境和社会。祥子只是个典型的平凡人的代表,是一个人一生中的理解和不理解。如果你带着政治色彩去读,那是不对的,你可以想想自己或者周围的人,是不是为了活下去做着同样的事情。对祥子是赞美还是讽刺呢?无所谓讽刺或者赞美,是对人生的一种抨击,我们活着不是为了让后人去看的,也没多大的理想和前途,是为了活下去。人在社会的打击面前是最无力的,尤其是平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