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之作《祝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3:09:25
《祝福》的含义是什么?
“四权”是什么?
鲁四老爷等一伙人是怎么样的人?
祥林嫂是什么样的人?
我和祥林嫂的对话导致祥林嫂的死亡,我是坏人吗?为什么?

麻烦各位语文高手帮我解答一下吧
我在这感激不尽啊

《祝福》既是小说的标题,又暗示出主人公的命运与“祝福”密切相关,因而小说中有关“祝福”场面的描写将是小说中环境描写的重中之重,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故,都集中在鲁镇“祝福”这一特定环境中,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极具意义。

“四权”是指:政权、族权、神权、夫权

鲁四老爷不是作为一般地主解决大代表,而是作为封建礼教的忠实卫道者,作为精神虐杀的刽子手而出现的。在对鲁四老爷的语言、表情、家居摆设等方面,刻画出他的虚伪、守旧和顽固,是反动理学的狂热的信奉者。

祥林嫂是旧社会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质朴、坚强,但在旧社会她却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人物,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

为什么说“我”和祥林嫂的对话导致祥林嫂的死亡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我”和祥林嫂的对话。
第一句“也许有”是“我”为了减轻她的苦恼,在安慰她,但这给祥林嫂似疑实断的答案,对其“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若有的话,她就的接受“宣判”,免不了遭受更大的苦痛与恐怖了。在“我”意识到前面的回答给祥林嫂增添了苦恼时,赶紧含混其辞说“也未必……谁来管这事”,希望减轻她的苦恼。可“祥林嫂”由此想到死后的痛苦,更加深了苦恼。“我”又不得以改口,还是含混其辞“我也说不清楚”,从而在祥林嫂心灵上掀起了更大的波澜,这无法解答的问题,更成为祥林嫂无法解脱的沉重包袱,可以说这客观上加速了祥林嫂悲剧的到来。在“我”善意的动机下,体现的是“我”的软弱无力。
正因为是“我”的答案,把祥林嫂“在地下一家人团聚”的希望给断绝了,自此,祥林嫂便没有了活着的意义。

“我”并不是坏人,《祝福》中的“我”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受新知识新文化的影响,是一个远离闭塞、衰败和萧条的鲁镇社会环境,基本上摆脱了封建思想和封建道德观念禁锢的知识分子。对鲁四爷是“憎恶”的,对祥林嫂是同情的。但是因为“我”软弱和无能的性格,对祥林嫂提出的"魂灵的有无"的问题,作了含糊的回答,虽然有其善良的一面,但最终还是间接的害了祥林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