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中“隐喻” “象形”二者各自的特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6:40:35

隐喻:
.修辞手法比喻的一种。又称暗喻。其构成方式是本体和喻体之间不用喻词"如"、"像"之类,而是用"是"、"成为"等动词来联系,有时连动词也不用,如:花的海洋;落后和贫困这两座大山。

“象形”?????

隐喻

汉语见“暗喻”,隐喻是和明喻不同,不用like或as表示出来,而是进行隐藏的比较的这样一种修辞手段。隐喻又称暗喻。表达方法:A是B。
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
例如:
1.他简直是头猪。(比喻:他是一个象猪一般的人,指肮脏,贪吃的人。)
2..她是一个铁石心肠的女人。(比喻:这个女人冷酷无情。)
3..马克·吐温是美国的一面镜子。(用镜子比喻美国的现实,很贴切。)

象形】:

就是造字时,用描摹客观实体的外形来表达词义的一种造字方法。用“象形法”造字,一般都是有形可象的指物名词。如“日、月、水、山”等。许慎对此的解释是:“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其中的“画成其物”不是作画,是指创造书写符号。所以,用“象形法”创造汉字,在摹写客观事物时,只勾勒其轮廓,注重字形的简约性和典型性。象形造字法的局限是:无法描摹抽象的事物。“象形造字法“及“象形字”是汉字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奠定了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的基础。
▲附录:诘诎(诘诎)jié qū:屈曲;屈折。.”
起源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因此,以象形字为基础后,汉字发展成表意文字,增加了其他的造字方法,例如六书中的会意、指事、形声。然而,这些新的造字方法,仍须建基在原有的象形字上,以象形字作基础,拼合、减省或增删象征性符号而成。
现时世上最广为人知的象形文字,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圣书体。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一种图形文字,称为象形文字。这种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国此大约在3400年前,埃及人又演化一种写得较快并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