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是不是应该平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4:42:01
我家隔壁有一个小孩子有一天,他妈妈因为他的成绩而打了他,他问他妈妈:“我是不是你的孩子?”

跳水冠军:高敏

现在身份:中国劳伦斯冠军委员会委员,奥运公益工作者。

冠军经历:多次夺得世界冠军,自1986年起连续7年未曾输过一场国际大赛,被誉为“跳水女皇”,连续3年被评为年度世界最佳跳水运动员,蝉联第24、25届奥运会女子跳水3米板金牌。

有高敏在的地方,就有笑声。

说到开心的事情——比如孩子在母亲节送上贴心祝福,她当然要开心大笑。回忆起那些挑战的时刻——每次为金牌奋斗与努力,她自信而从容地微笑。而当碰到难过的事情时——汶川地震后高敏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为孩子们进行心理援助,站在废墟上她依然保持笑容,因为,“只有乐观你才能战胜灾难。”

高敏的口头禅就是:“想让我不笑那不可能。”这样的一位开朗妈咪,会怎样和孩子们相处?她会和孩子们一起疯玩吗?在孩子们犯错的时候能够板起脸吗?孩子们碰到了困难会向她求助吗?听听高敏的回答吧。

1.“儿子夸我,哈哈,我真高兴!”

出生在美国,在加拿大长大的小儿子超超,英语当然是十分地道。出生在四川的高敏,发音就没有那么准,结果经常被儿子“嘲笑”。但前不久,高敏受邀去CCTV和崔健搭档做了一期英文节目,在电视前收看了妈妈节目的超超,这下对她是刮目相看,一回家,他就大叫起来“会说话的女人回来了!”,这就是古灵精怪的他对妈妈进行的表扬,逗得高敏哈哈大笑。

2.“绝不送儿子去吃我以前吃的那种苦!”

按中国人传统的观点,“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为了成功小时候吃苦是应该的,但按照这个模式成功的高敏,却完全有了不同的认识。回忆起站在世界跳水顶峰的岁月,高敏一直说那其实不算成功,每天她都在害怕失败,巨大的心理压力让她退役后甚至有了“想在森林里躲一辈子”的念头。她希望孩子快乐地成长,这已经是一种成功。高敏也会送孩子去学跳水,但一个星期不过两堂课,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都看孩子自己的。小儿子超超在运动上更有些天赋,是小小足球迷,高敏把他送去俱乐部训练,而且经常坐在看台上看他比赛。“因为如果我不去看,他会从头到尾把每个细节都讲给我听一遍。”语气听起来有点无奈,但更多的是宠爱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