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之尊是指皇帝的意思,如果按照一般的翻译是指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23:16:55

易学里讲究:
初九 潜龙勿用
九二 见龙再田
九三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 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 亢龙有悔

九五的时候是最好的 极盛时期,一旦到了上九(九六)反而不好 ,所谓物极必反 就是这个意思。所以皇家就用九五做代表

九五是根据易经所述九为阳,六为阴,五为天地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气势已经到最高了

最早见《周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一种简单的说法为:中国古代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之尊”。

另一种说法认为“九五”一词来源于《易经》。现在流传下来的《易经》版本据说为周文王所演,因此也称为《周易》。《周易》六十四卦的首卦为乾卦,乾者象征天,因此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乾卦由六条阳爻组成,是极阳、极盛之相。从下向上数,第五爻称为九五,九代表此爻为阳爻,五为第五爻的意思。九五是乾卦中最好的爻,乾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因此九五也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第一爻了,成为了帝王之相。这里的“九”本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判别数字阴阳属性的符号。后来人们把“九”和“五”作为具体的数字来运用,窃以为一来是为了契合代表帝王的“九五”之爻;再者,“九”和“五”两个数字在建筑上的使用也是非常符合美学原则的。《周易》的释义词句有“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太和殿名字的由来据说就源于此。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历来被尊为六经之首,对中华民族的各个领域都有深远影响,因此“九五”一词来源于《周易》之说应比较可信。
民间大都知道“九五之尊“的说法,故宫的建筑的确与“九“和“五“两个数字有关联,如天下闻名的天安门城楼其城台设五个门洞,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故宫中许多建筑物的开间多为九间或五间,惟独太和殿的面宽是十一开间,在整个故宫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为什么呢?在分析太和殿面宽为何为十一开间之前,有必要对中国古代有关数字的概念尤其是“九“、“五“两个数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九“、“五“两个数字与封建宫廷生活的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