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潜传》翻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5:03:10
陶潜字渊明,寻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寻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你们回答的都是- 晋书·陶潜传 , 我要的是---- 宋书·陶潜传, 急需要,谁会翻译,帮帮忙,谢谢~~~

正在努力翻译中...还在修改,先别看

陶潜,字渊明,是寻阳柴桑人,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他少年时心怀高尚,知识渊博善于做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自得于真性情,被乡里邻居所看重。曾经作《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先生喜爱闲静,不多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很喜欢读书,似对所读的书不执着于字句的解释;每当对书中的意义有一些体会的时候,便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爱喝酒,可是因为家里贫穷,不能常得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我这个情况,所以时常备了酒邀我去喝。我只要一去总是喝光,约定必醉方休,喝醉了就走,要走就走,要留就留,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简陋的居室里四壁萧然(空无一物),遮不住风雨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经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能显示自己的志向,不计较得失,用这来结束自己一生。”他的自序是这样,当世人说是实录。

偃兆因为他亲人年迈家里贫穷,任用他为州祭酒。他不等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回家了。州里聘用他为主簿,不去,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于是得了瘦弱的病。

(PS:我是上面那个bluetmde,因为百度说我修改到了一定次数,不给修改,所以我只好申请这个只用一次的号,记得这个号只用一次的。最后两段没来得及翻译了,我要睡觉了,安安!你努力啊!)

接着上面的——

檀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 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事,为什么 自己如此糟践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 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

又做镇军、建威参军,对亲朋说:“想做个文官 ,来挣些补贴家用的钱(意译)。”管这些事的人听说了,任用他 为彭泽令。郡里派遣督邮到他的县,他的下属说应该束上带子(穿正装)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这些俸禄)弯腰(丧失尊严),小心谨慎的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义熙二年,将印绶交还离开了彭泽县,于是作了《归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