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3:30:53
读经文应该按读便数多好,还是长短好。比如每天读3便,无量寿经比阿弥陀经长,那么都读3便,是功德相等呢,还是无量寿经多呢。

‘凡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其实妙用,名为功德。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於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宝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其理,非我祖师有过。’

----《六祖坛经》

不论遍数与长短,重点在你读经时的诚心。两部经书的功德是一样的。没有丝毫分别。

无量寿经讲解的更为详细。可以先读无量寿经 ,把内容记熟。

以后念阿弥陀经。

重要的是在读诵的时候,深信 切愿之心是否成功的发起。而不是多少遍。
信愿行三资粮如果没有生起,念一万遍也只是种下善根。

阿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阿弥陀佛 做---- 做到修五戒十善 一心念佛

  《阿弥陀经》专讲念佛法门的书,可是这个念佛法门,释迦牟尼早已说过了,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唐代的玄奘大师,在“难信”之上,又多加了一个“极”字,意思是说不但难信,而且是极“难信”。
  《观无量寿佛经》上所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释迦岁月牟尼苦口婆心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其中单说《无量寿经》,就说了三次。另外,佛陀在其他的讲经会中,附带称赞净土的经典,有二百六十七部之多,足见释迦牟尼佛用心良苦之意。
  《愣严经》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见佛,就是开悟,读《阿弥陀经》。

专心读阿弥陀经就可以,篇幅短比较容易通读,不要执着于功德

学佛要有一颗公平心!不可执着!

诵读佛经,不论是那部经书,功德都是一样的!只是经中阐述的中心不太一样而已!

只一句“阿弥陀佛”尚可成佛!学佛之人如果执着于什么那就枉为修行了!

就如我们学佛之人,只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切如法行事,就是成佛与不成佛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