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01:46:03
为什么物价上涨,津巴布韦就大量印钞,为什么大量印钞,物价就上涨A????

物价上涨,政府没有钱了,就印钞票缓解一下; 钞票印多了,就通货膨胀,物价就涨了。

钞票,并不是一种商品。钞票只是一种财富的象征。

古代,人们做买卖,并不是直接用钱来进行交易,那时没有钱这种概念,大家都是实物交易。 比如你缺大米,但是却拥有很多牛;正好你的邻居有大米,但是却牛。于是你就可以用大米换他的牛。 具体一斤米换多少斤牛肉,那要看当时的情况,如果社会普遍缺粮,那粮食就短缺,短缺了就贵,你和他谈价钱的时候,他就会顺着你点,宁愿多给你点牛肉。

后来人们发现,并不是每次交易都顺利。 比如你有大米,但社会上很多人都有大米,那么你的大米就没人希罕了,你自然做不成买卖。 同时人们又发现:有一些东西大家都愿意要。 当时,由于某种原因,羊和贝克都曾经充当了这样的东西,如果你有羊或者贝克,那么你通常都很容易用它们换到别的东西。 于是大家平时都注意收藏羊或者贝克。 后来贝克因为容易携带,渐渐的流行起来,大家都用贝克作为交易的中介。 比如你家有很多玉米,但是你想吃米饭,这个时候不需要用玉米去换大米,用贝克去买大米就可以了。同样,你可以把多于的玉米卖掉,换取更多的贝克,留待以后购买其他东西。

类似拥有贝克这种功能的东西,被成为“一般等价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财富”。 后来生产力发达了,贝克加工太容易了,随便去河边玩玩就能捡一箩筐,于是贝克不值钱了。取而代之的是铜钱。 那时的铜属于稀有金属,加工不容易啊。再后来出现了黄金,黄金不但价值高,而且容易切割,全世界都流行用黄金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自然而然的,黄金成为大家都接受的“财富”。

钞票的出现是由于生意规模扩大。黄金无论怎么方便,但终究是有重量的实体商品。一个人拉着两辆马车上路,总是危险的。 宋朝时出现了现代银行的前身,发行了类似支票的东西,凭支票可以去银行兑现银两。 支票带在身上很隐蔽,而且十分方便。 渐渐的,人们发现可以用“纸币”,也就是“钞票”作为交换的中介。于是才出现了我们用的“钱”。

纸币只是“黄金”的符号,而不是黄金本身。 开始时,政府发行纸币,都是参考社会黄金拥有数量发行的,大致可以认为,那时纸币的虚拟价值和实际的黄金价值是相等的。如果政府发行太多的纸币,就在实际上削减了纸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