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无敌辩论赛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0:46:06
我是反方,即仁者未必无敌。
需要一些有关的资料以及一段一辩的发言稿

都道是,仁者无敌;我要说,仁者有敌。
仁者,仁人也。大凡能称做“仁者”,应该能宽待众生,包容万物,具无限慈悲与智慧。做到“仁”者,确实不易。
然而,仁者就能无敌吗?
非也。
不谈小说里慈悲为怀一心向佛,西行路上却屡遭敌害险象环生的唐三藏;也不谈故事中菩萨心肠,将冻僵的蛇捂在怀里暖活,结果反遭蛇咬中毒身亡的农夫。
纵观历史:
楚辞始祖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心忧民生,举贤授明;却遭到谗害,招致放逐。
改革名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勤政爱民,兴利除弊;却屡遭排挤,贬斥异乡。
抗金英雄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满腔热血,为国为民;却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奸相谗害。
他们都称得上仁者,但他们身边皆有敌。
此是外敌。
佛语曰: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这里的“人”当然囊括了“仁者”。
此是内敌。
较之于外敌而言,内敌更不可小瞧。
观古今中外,人最难战胜的,往往就是自己。
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身经百战,所向披靡;垓下之战时,却因虚荣心作怪放不下颜面,自刎乌江边。
力学巨人牛顿,曾是物理学领域奕奕闪光的一颗星;晚年却固步自封,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淖,再无建树。
文坛大腕老舍,曾经笔下妙语连珠,写出了卓绝不朽的作品;“文革”中,却因文人的自尊心作祟不甘受辱,投湖自尽。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环境的恶劣他们能战胜,肉体的痛苦他们能战胜,生活的磨难他们能战胜;可是,他们往往战胜不了自己。在自己这个最大的敌人面前,他们失败了。
外敌诚难抵,内敌势更强。
是人皆有敌。
仁者亦然。

刘备可谓大仁之人 不过他从来没无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