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中,德国结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3:45:53

从德国内部讨论。德国结盟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德国。政治,经济实力还不够高,还不足以征服欧洲及其世界。因此有相同战略意图的国家,有一定实力的国家。因为同样的政治利益而达成的同盟体。
从当时的欧洲的格局来看。英国是当时欧洲的主力大国。德国要达到称霸欧洲的目的。必须寻找伙伴来对付当时的英国。
从地理的方面考虑。德国处于欧洲的中部地区。为了在战争过程中四面受敌。所以德国需要通过结盟的方式来增加战略伙伴。以防止四面受敌

王朝战争后30多年的时间里,德国武装力量的智囊--总参谋部一直在寻找一个答案:如何在强敌四顾的环境中找到一条取胜之路。俾斯麦采取了一种短期结盟的方式,使德国一直只有一个敌人站在它的面前,避免树敌太多。然而在1879年与哈布斯堡家族签订的军事互助同盟却蒙骗了他的继任者。这个协定出于俾斯麦的这样一个目的:拉拢奥地利人,进而控制他们,威吓俄国。这个协定显然是一个短期的,防御性的。事实也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然而原本只是为了拉拢维也纳以吓退圣彼得堡的一个短期同盟却在1885年成为德国总参谋部制定作战计划的一个重要物质基础。性格孤僻的阿尔佛莱德.冯.施里芬——一个汉尼拔的崇拜者就对此深信不移。在他制定的对法、俄两国的战争计划中,施里芬指望奥地利人能够帮助德国阻击俄国的进攻,使他能够抽调足够的兵力于西线,取道比利时进入法国,诱使高卢人进攻阿尔萨斯和洛林,迅速歼灭他们。在完成对法国的打击后回师东线击溃俄国。这就象一道旋转的大门,当你推开大门后,坚硬的大门将在背后打破你的脑袋。由于政治的原因,俾斯麦和毛奇都反对这种坎尼式的冒险计划。倔强的施里芬并未打消他的念头,在他出任总参谋长的日子里一直在完善着他的计划。出于对迦太基那位统帅的迷恋,施里芬抛弃了政治上的种种禁忌,他深信:这将是德国战胜敌人唯一的方法。

另一个让施里芬做出这样打算的原因来自于俄国。罗曼诺夫家族显然将他们的兴趣放在了复活节彩旦的收集上,对于俄国的战争动员计划和战略铁路的有效性却漠不关心。在1914年,俄国的军官们发现从步枪到军服,从骡马到火车都越来越少,糟糕的铁路系统难以承担运输任务,1/3的铁路人员是文盲或半文盲……1905的日俄战争的结果也让沙皇的在欧洲强国的眼中不那么高大了。俄国总参谋部里充斥着无能与猜疑,流淌着日尔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