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什么叫纸上谈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9:02:22

赵大将 括,自幼熟读兵法,与人交谈争锋,无往不利,无坚不摧
后秦攻赵
赵王用 括换将廉

赵军死

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便熟读兵书,因此只要一谈到怎样用兵,他便会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所以,不少人都觉得他是个大将之才。但是,他的父亲却始终不承认儿子精通兵法,善于用兵。他甚至说:

“我的儿子将来要是不做赵国的将军,那倒是赵国的福气,万一不幸让他当上赵国的将军,那他一定是个败军之将。因为他从没上过战场,只会‘纸上谈兵’,一旦真的领兵打仗,绝对会出问题!”

知子莫若父。赵奢对儿子的看法十分正确。秦昭王四十七年,秦王派大将王齿乞攻打赵国的上党,赵国大将廉颇奉赵王之命率兵二十万救援上党。他采取固守政策,坚守长平,和秦军相持了四个多月,秦军没能攻下长平。

于是,秦王采用宰相范雎的离间计,到赵国去传布谣言说:“秦兵所惧怕的,只有赵括一个人。廉颇是个无能之辈,再过些日子,他就要投降了。”

赵王听信了谣言,便派赵括去代替廉颇领兵。赵王召来赵括,问他说:“你能击败秦军,为国争光吗?”

赵括大言不惭地说:“要是碰上秦国名将白起,那我还得考虑一下对付的办法,现在是王齿乞领兵,我一定把他打得落花流水。”

于是,赵括在接掌廉颇兵权以后,立即改变固守的策略,不久就被秦兵围困。这时,秦王悄悄改派白起为主将,而以王齿乞为副将。结果,白起大败赵括,赵军四十万人马被俘后全被活埋,而善于“纸上谈兵”的赵括也在突围时中箭身亡。

这次战役,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赵国不仅在这次战役中损失了四十万军马,更重要的是从此国力一蹶不振,再也无法和秦国抗衡了。
题名: 纸上谈兵
所属朝代: 春秋战国时代
拼音: zhǐ shàng tán bīng
出处
《史记·卷八十一》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