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热原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0:00:17
空调制热是热泵的原理吗?

原创:空调制热、制冷的原理

空调制热、制冷主要是移动热量。制热时,将室外的热量移到室内;制冷时,将室内的热量移至室外。

定速空调制热不理想,除了空调本身制热之外还有电热丝辅助加热。变频空调只有空调本身制热没有电热丝辅助加热。

电热丝的能效比只能达到1:1,即消耗1千瓦的电力,产生1千瓦的热能。空调在所有制热产品中的能效比最高,可以达到1:3左右,即消耗1千瓦的电力,能够移动3千瓦左右的热量,所以空调节能省电。

空调制热、制冷的原理,是利用氟利昂冷凝液化放热,蒸发气化吸热的特性,以提高、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

一、空调制热:

空调制热时,气体氟利昂被压缩机加压,成为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室内机的换热器(此时为冷凝器),冷凝液化放热,成为液体,同时将室内空气加热,从而达到提高室内温度的目的。液体氟利昂经节流装置减压,进入室外机的换热器(此时为蒸发器),蒸发气化吸热,成为气体,同时吸取室外空气的热量(室外空气变得更冷)。成为气体的氟利昂再次进入压缩机开始下一个循环。

二、空调制冷:

空调制冷时,气体氟利昂被压缩机加压,成为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室外机的换热器(此时为冷凝器),冷凝液化放热,成为液体,同时热量向大气释放。液体氟利昂经节流装置减压,进入室内机的换热器(此时为蒸发器),蒸发气化吸热,成为气体,同时吸取室内空气的热量,从而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成为气体的氟利昂再次进入压缩机开始下一个循环。

通过以上氟利昂的液化和气化的过程,热量在蒸发器处吸取,转移到冷凝器处释放,从而实现热量的转移,达到制热、制冷的目的。

有两种方式:

一是采用加热棒加热,在空调机出风口有竖排U型加热棒,通电发热,然后空调机下部的吹风电动机吹风,就这样把吹出的空气加热。这种方式耗电量大,常见于过去的产品。

二是采用反向制冷方式。在制冷方式下,空调机冷凝器是在室内吸热,在室外放热;在制热方式下,空调机是在室外吸热,室内放热。这种方式耗电小,环保,目前空调机产品都采用这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