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为什么到现在也不发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21:49:55
是因为技术的问题吗?没有办法发掘?

权威回答:
  在当前的环境下,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构成发掘秦始皇陵墓的借口。以发掘帝王陵墓为切入点,以文物带动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观点,是一种幻想,除了技术不具备外,还必须考虑社会心态问题。目前国内的考古技术还不成熟,谁可保证出土的文物万无一失呢?我们当代人如果不遵循客观规律,只图一时的冲动与快感去发掘始皇陵墓,那么,后人非但不会赞扬我们的聪明睿智,反而可能会痛责我们因急功近利而导致后患无穷的愚蠢之举。
  至于何时发掘秦始皇帝陵,从目前来看,是遥远的将来了,有的说50年内是不可能发掘,有的说100年内不可能发掘。
  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其一,贯彻文物保护政策的需要。现在文物保护政策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对帝王陵一般不主动去发掘。此项文物保护政策是从国内外的教训中吸取的。当今世界各国的文物考古机构,对于保存状况较好的大型遗址和墓葬,都制订政策,尽可能地保持文物的原生环境,一般不进行主动发掘。
  其二,世界遗产保护的特殊要求。发掘秦陵费工费时费财,在没有十分必要的时候,应该不予考虑,加之秦始皇帝陵已经成为世界遗产名单中的一员,因此更要慎而又慎。埋于地下两千多年的文物,氧化、腐败只是下葬后的最初几年,后来微量的氧化,现在相当隐定了。若冒然打开,文物受到湿度、温度、风、光以及外界震动的影响,随即发生变化。
  其三,发掘秦陵确有难度。发掘秦陵必须是“大揭顶”的,要取掉封土,才能发掘,这就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揭开封土以后,地宫面积20多万平方米,又不是短期内可以发掘得完的,如何保证在发掘中地宫的遗迹及文物不受风、雨、日光等自然因素的破坏?揭开封土发掘完后,封土如何再覆盖上去,保持原来的面貌?发掘出来的文物又怎样保护?等等,这些都是实际问题。
  其四,从民族尊重祖先的道德取向来说,也是不允许随意挖掘祖坟的。旧社会那种挖坟鞭尸之为是一种仇恨发泄。秦始皇是暴君,毕竟是祖先。应该说,秦始皇功大于过,“过”也是从“功”中导致出来的。人都有一种好奇心,希望挖开来看个究竟,这可理解,但更要从尊祖道德上来考虑。

首先是技术问题,现在的技术水平还保证不了发掘过程中的文物保护问题的解决,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陵中机关重重而且墓中有大量水银存在,如果贸然发掘可能会造成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