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的 鱼化石 赏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8:05:53
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首诗表面上字意浅直,实则诗味深长,晦涩难懂。从诗名副标题和正文的某些字眼,人们很容易把它看成爱情诗,事实上它是一首哲理诗。这可以从诗人的自白中得到应证。诗人曾对本诗作过这样的注释:“鱼成化石的时候,鱼非原来的鱼,石也非原来的石了。这也是‘生生之谓易’。近一点说,往日之我已非今日之我,我们乃珍惜雪泥上的鸿爪,就是纪念。”它们似乎在告诉人们,无论在你的生活中曾经发生过什么,那曾经有过的美好的东西,不管时空如何变幻,仍然会象雪地上清晰的爪印,象永恒的鱼化石,在内心留下美好的回忆。因此对本诗的诗意我们可从两个层面上把握:从浅层面上看,这首诗通过某个人,或者某个非人的生物在讲述着一个曾经有过的过去的故事。其中有往日生活的想象、困惑,也有对往日的追思与留恋。从深层次上讲,诗人从鱼化石中获得的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羡鱼与悲己的哲理。鱼化石是无生命的,但诗人却把它视为有灵性的活物,与之对话,甚至艳羡它特有的“怀抱的形状”,向往它:永恒的柔美的“水的线条”。当“你”、“我”都远了,成为历史,也就成了哲学意义上的永恒。
?
艾青的《鱼化石》也是一首哲理诗。但与卞之琳同题诗耽于历史、语意表达的深奥晦涩不同,艾青从鱼化石中获得了从亲历的特殊体验中所总结的惨痛的人生教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并且通过象征手法,用鲜明生动的意象、朴素平凡的语言,道出了最普通、最基本的人生哲理。
?
全诗共七节,在诗意上可分四层。第一层(第1节)写鱼的生命之舞,第二层(2节)写鱼生命毁灭的悲剧。第三层(3、4、5节)写鱼化石的形态。第四层(6、7节)写诗人从鱼化石获得的领悟并提示的人生的哲理。
?
艾青诗歌在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善于把象征性的抒情同哲理性的思辩结合起来,抒发对生活对生命对人生的真知灼见。具体到本诗则是用哲理性的诗句统领全篇,使象征性更加明朗;同时又用富于启示性和暗示性的生动意象和鲜明形象,拓展读者的思维空间,引导人们探索生命的意义、人生的真谛。这样既避免了象征、暗示的晦涩,又不致说理枯燥,从而达到平易与深邃、象征与哲理的有机融合。首先诗歌描绘了象征物鱼化石的鲜明形象。它曾经是一个动作活泼、精力旺盛,在大海里自由自在跳跃、浮沉的生命存在,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火山爆发或地震,把它埋进灰尘,变成了生物化石。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