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里的热带鱼为什么会有白斑,象盐霜一样,但不是盐放得太多的原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5:37:01
鱼缸里的热带鱼为什么会有白斑,象盐霜一样,但不是盐放得太多的原故.

仔细看象鱼头有白色出现过的地方,像一个洞,烂的一样.

鱼缸里共有十条鱼,一条鱼在国庆节后出现胃口不好,死气沉沉的,先有白斑的.后来换水了,换了整个鱼缸的2/3吧.这几天发现除了地图(鱼名)两条外,其余的都有白斑,类似,上面有雪一样的贴在那里.烂的了.....

我家的一条孔雀鱼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后来死了,有点不好治,最后死了。

热带鱼的这种病称为水霉病或白毛病.是一种常见鱼病.病鱼常因鱼体受伤而感染水霉菌,水霉菌能分解鱼组织的酶,迅速向体外生长.病初肉眼不易辨别出特殊症状,当肉眼已能看出症状时,菌丝已向内深入肌肉,向外生长为棉毛状菌丝,俗称生毛.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同时鱼食欲减退,游动失常,最后死亡.此外,热带鱼感染霉菌的程度还与其光照时间的长短有关,较长时间的阴雨连绵或室内灯光日光的不足,都有利于霉菌的大量孳生.
最简单的治疗办法是:每百公斤水加40克食盐和40克小苏打,充分溶解后浸泡病鱼,不仅抑制水霉效果良好,还能促进鱼体伤口愈合.热带鱼对食盐的敏感性极强,无论哪种鱼病用盐水浸洗或泼洒数日后,症状都会减轻.
还有要注意的是,在平时的操作中要避免鱼体受伤,好斗的鱼不要和温和的鱼混养.水族箱的顶部安装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菌的孳生.

(一)病状病鱼体表或鳍条上有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菌丝,故又称白毛病。严重时菌丝厚而密,鱼体负担过重,游动迟缓,食欲减退,终至死亡。有时菌丝着生处有伤口充血或溃烂。
(二)病原体:同丝水霉(Saprolegnia monoica)曾在金鱼、红鲤上发现。寄生水霉(S.parasitica)曾在金鱼、红鲤体上和鲤、金鱼的卵上发现。
(三)危害和流行情况:据报道,水霉和绵霉腐生性寄生物,专寄生在伤口和尸体上。鱼类型患水霉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捕捉、搬运时操作不小心,擦伤皮肤,或因寄生虫破坏鳃和体表,或因水温过低冻伤皮肤,以致水霉的动孢子侵入伤口。当水温适直时(15度左右),3-5大就长成错综交叉的苗丝体。如伤口继发性感染细菌,则加速了病鱼的死亡。水霉全年都有存在,秋未到早春是流行季节。此病是金鱼、红鲤和锦鲤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各地都有流行。
(四)防治方法:
1、加强饲养管理,避免鱼体受伤。在越冬以前,根据显微镜活体检查结果,用药物处理杀灭寄生虫,可以有效
地预防此病。
2、用孔雀绿0.1%-1%浓度水溶液涂抹伤口和水霉着生处。
3、用孔雀绿1:15000浓度浸洗3-5分钟。
4、用食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