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的语段探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0:15:54
古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问题:1.这篇游记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显然与实际不符合,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是竹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3.这篇短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你认为哪些语句和“闲”字有关

4.你认为哪些语句和“闲”字有关?为什么

1:借景抒情
2:突出了作者被贬后,内心的寂寞,悲凉,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复杂心情。

3:郁郁不得的心境。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