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 青少年成长最关键的是内部环境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1:42:31

新快报讯 昨日,新华社发表了一组关注广州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报道,分别从广州青少年的活动场所、未成年人课外读物、校园流行音乐等方面表达了忧思。

活动场所“僧多粥少”?

报道称,目前广州面向青少年的活动场所面临着“僧多粥少”的局面,大部分孩子因为无处可去而使课余生活显得单调、无聊。

据广州市少年宫副主任杨俊东介绍,广州市少年宫目前有80多个培训项目、600多个培训班,利用学生放学后、晚上和周末时间为青少年进行美术、艺术、科普、体育等方面的培训,一个学期大约能够接受2万人次的学员。少年宫内的各种场地如武术馆、跆拳道馆、瑜珈馆、溜冰场、游泳池等设施定时向青少年开放。“但是即使我们满负荷运作,也还是无法满足广州这么多未成年人的需求。”杨俊东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由于少年宫培训班的名额有限,在报名时出现了家长通宵排队为孩子报名的情况。

据统计,目前广州市有100多万未成年人,在各级少年宫中,广州市少年宫能够接收的学员最多,而区少年宫平均每个区能够接收的学员也不过几千人次,远远无法满足广州现有未成年人的需求。此外,为青少年提供“文化营养”的图书馆虽然大部分设有专门的少儿阅览室,但这些阅览室能够接待的人数也比较有限。

荒诞校园歌谣广为传唱?

记者走访广州的一些中小学后发现,目前流行音乐在中小学生中仍然大有市场,同时近年来出现的各种荒诞甚至是低级庸俗的校园歌谣也被广为传唱,引起了不少家长的担忧。在许多家长对未成年人唱情歌感到无能为力的同时,他们对近年来在校园中风行的各种荒诞、滑稽甚至是色情歌谣表示强烈的不满,不少家长都认为这些歌谣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据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陈冀京介绍,最近青少年研究所根据家长的反映对校园歌谣进行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有各种各样的歌谣在学生中传唱。这些歌谣有学生自己编的,也有网上流传的一些信息。歌谣流传速度非常快,范围也非常广,其中很多都有不健康甚至是低级庸俗的成分。

为什么孩子们什么歌都唱?陈冀京指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适合他们的歌曲太少,他们只能唱成年人的情歌,或者干脆自己创作或修改别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