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地区的汉语是何时把繁体字改为简体字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6:44:11
是谁提出来的
我这样在这里这样才能输入繁体字

简化字是1950年代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传统汉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汉字简化而产生的字体。由此亦产生了繁体字的对称,意指该字在简化前的写法。同一汉字,简化字比繁体字笔画为少。简化字在现今中国大陆地区为规范汉字的一种。不过,传统汉字中也有很多汉字并没有被简化,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汉字叫作传承字,既不属于繁体字,也不属于简化字。
简体字是相对于繁体字的概念,所以,凡是笔画较少的字相对于原来笔画较多的字都叫简体字,所以简体字并不是规范的字。我在菲律宾见到再当杜华文学校中“关”字就有四种写法,除了正规的繁体关字外,有把门字中间部分简化为“关”的,有连门也简化的,有些陈规范的简化字“关”的,这种情况在其他字中也有。所以说简体字并不是规范的简化字。由政府规定的规范的简体字叫简化字,所以国家语委发布的都叫“简化字总表”,而不叫简体字总表。

是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毛泽东提出,教育部发起的,主要还是为了一些政治而已,之后大陆地区和香港,台湾东南亚的华人地区文化就此隔离近30年

1956年1月28日第23次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自1956年2月1日起推行简化汉字。是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发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