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慈溪横河孙氏家谱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9:23:26
随便查查,有意者留言!!!!!!!!1

孙 介
孙介,字不朋,号雪斋野人。今慈溪横河孙家境人。宋时学者,著有《雪斋野语》一书。里人尊之为"雪斋先生"。
先生双亲早逝,从小就受伯父严格的儒学训导,后又拜醇儒胡宗伋为师。因家境贫寒,所读之书,悉手抄或删其要语。从小就精通四书五经。其一生大凡可括六句26字:"少尚忠义,胡忧当世心"。"乐善好施,安贫乐道"。"教子有方,治家有术"。
孙介死后不久,他的好学好义的风尚又被孙椿年所传承。孙椿年(1141-1194)字永叔,南宋淳熙二年乙未乡贡,是南宋一位急公好义的学者。
孙椿年学识广广博,研读《左传》、《史记》、《汉书》等史书,对左丘明、司马迁、班固三大史家的治史本旨和史学观点有独到见地,较深的认识和研究,浙东众多学子、师友经常会聚他家谈史论学。后开馆授徒为业。
孙椿年受范仲淹思想影响,济贫帮困,乐于助人,南宋中期浙东旱灾,他急乡民之所急,开仓贷粮给灾民。当时,余姚海堤因年久失修,多次诀口,于是他捐资率乡人修筑海堤,造福乡民。孙椿年这些急公好义的举措,显示了我国人民重义轻利、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

孙 应 时
孙应时(1154-1206)字季和,横河孙家境人。一生兢兢业业,恪守职责,为官廉洁,同时在学术方面也取得了较高的造诣,可称得上南宋的儒学名臣。
孙应时8岁就能写一手好文章。乾道八年(1172)考入太学,于淳熙二年(1175)考上进士。历任黄岩、遂安、常熟等地县令。任职期间,爱民如子,深得民心。后又任邱的幕僚,粉碎了吴挺以图世袭的美梦,为国家消除了一大隐患。
孙应时不仅是一位德才兼备的贤吏,更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先后求学于陆九渊和朱熹两位大师,在学术上取得较高的造诣。著有《烛湖集》十卷,人称烛湖先生,还培养出了不少学生,如后任宰相的史弥远等人。

孙 燧
孙燧(1460-1519),字德成,号一川,慈溪龙南孙家境人。郑州递运所大使孙新之子。明天顺四年生。弘治年(1493)举进士。十年,授刑部贵州司主事,用法典狱不苟。正德六年(1511)升福建布政使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