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啥不拆毁长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7:23:08
清朝发源地在关外入关后为啥不拆毁长城

既然已经入关了,再拆就没有实际意义了,再说拆这么宏大的建筑,人力物力要耗费很多,又要很多劳役,无形之中又加大了平民的负担,不利于统治者对国家的安定,故清政府没有拆毁长城,把这历史遗迹留给了后人。

清朝限制关内汉族农民出关定居,以维护满族对关外的绝对统治.因此长城还不能拆毁.

一、长城就是摆设。
二、长城关外不光有满族兄弟,西边,正北还有蒙族的兄弟虎视眈眈地看着你呢。
三、浪费人力。
四、浪费财力。
五、浪费物力。
六、如果有一天清朝被汉人反了,退守关外,长城还有用。(重点推荐)
七、发展经济(为了三四百年后的今天)。当时也可能有长城旅游活动。

一.已经入关了,留着给自己用
二.拆反而费钱,不合算
三.长城长,却没能挡住历次外族入侵,所以说“长城”要发挥作用,先得国家强大。所以后来的清朝既没建长城,也没修长城,估计比较自信。
ps:现在的长城,是明朝建的,所以有“明长城”的说法。最早的长城从秦始皇开始建。

长城还有功用,还要防蒙古。拆长城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失脑袋有病的不会干这样傻事。

既然已经入关了,再拆就没有实际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