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党伐异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4:30:12
同上,什么意思

成语:党同伐异
拼音:dǎng tóng fá yì
解释:
伐:讨伐,攻击。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出处:
《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
示例:读者幸勿比例惴测,谓此事为某人写照,此名为某人化身,致生种种~意见。 ★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

您说的应该是这个成语:党同伐异 有一部电影被译成了同党伐异,或党同伐异.
释意:和自己同派的就偏袒,不一派的就攻击。
示例:1、读者幸勿比例惴测,谓此事为某人写照,此名为某人化身,致生种种~意见。 ★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2、我们经常在网络批评中看到的情形就是“攻乎异端”的党同伐异,在这样的缺乏多元共处的包容性和自由度的环境里,在这样的敌视形成真正的对话的价值规范和交往原则的社会里,批评的偏激、野蛮、傲慢、委顿、堕落,实在是不难理解。这样的情势,不仅会扼杀客观批评的生机,还必然要导致付面效应,会伤害更多人的感情,结果是适得其反。★当代作家·殷谦《殷谦杂文全集》
出处:《后汉书·党锢传序》:“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
典故:
公元前141年,刘彻即位,史称汉武帝。他当政的第二年就下一道诏书,命朝廷大臣和各地诸侯、郡守推贤良文学之士。诏书下达后不久,各地送来了一百多个有才学的读书人。武帝命他们每人写一篇怎样治理国家的文章,其有有个名叫董仲舒的文章写得不错,武帝亲自召见他两次,问了他不少话。董仲舒回话后,又呈上两篇文章,武帝看了都非常满意。
董仲舒的三篇文章,都是论述天和人关系的,所以合称为《天人三策》,又称《举贤良对策》。其中宣扬的理论,叫做“天人感应”。这种理论把封建统治尤其是皇帝的权力神化:谁反对皇帝,谁就是反对“天”,就是大逆不道。
为了贯彻这套理论,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将诸子百家的学说当作邪说,予以禁上,独尊孔子及其儒家经典,以通过文化上的统制,达到政治上的统一。这就是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是设立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三是网罗天下人才,使他们忠心耿耿地为朝廷服务。
董仲舒“罢黜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