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害怕,但是有说出狠话恐吓对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20:57:12
叫什么 内厉外 什么的 忘记了..
自己明明害怕!可是还要说狠话,警告别人! 拜托要快.!

”色厉内荏“啊

  【色厉内荏】
  形容人外表严厉而内心怯懦,常用此语。
  【出处】
  语见(先秦•孔子门人《论语•阳货第十七》)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解说】
  孔子描述春秋末期掌权者之心理,彼等外表道貌岸然,威严异常,似模似样,而内心则怯懦无比,脆弱至极。辛辣讽刺装腔作势,狐假虎威,表里不一,口是心非,以权谋私,作奸犯科,贪污腐化,违法乱纪之人。极度蔑视色厉内荏,欺世盗名之流,作威作福,沽名钓誉之辈。于人前伪作仁义之士,窃取他人虔敬,而内心唯恐为人说破,终日提心吊胆,担惊受怕。时其罪尚未揭发前,呼风唤雨,威风无比,一旦东窗事发,竟觳觫颤栗,逃之夭夭。故孔子喻之为钻墙逾穴,偷鸡摸狗之宵小。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用例】
  ①(东汉•王充《论衡•卷十•非韩篇第二十九》)∶“奸人外善内恶,色厉内荏,作为操止象类贤行,以取升进,容媚于上,安肯作不孝、著身为恶,以取弃殉之咎乎?”
  ②他跑遍租界的各处,观察了帝国主义爪牙的~的窘态。(叶圣陶《英文教授》)
  亦作【外厉内荏】(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下•郎顗襄楷列传第二十下》):“今三公皆令色足恭,外厉内荏,以虚事上,无佐国之实,故清浊效而寒温不效也,是以阴寒侵犯消息。”
  亦作【内荏外刚】(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一十八•钱徽》)∶“末代偷巧,内荏外刚。卿大夫无进思尽忠之诚,多退有后言之谤;士庶人无切磋琢磨之益,多铄浸润之谗。”
  【近义词 】外强中干、虚有其表
  【反义词 】表里如一、名副其实
  【英 文】 an ass in a lion's skin <fierce of mien but faint of heart;be weak inside though fierce in countenance;appear severe but weak insid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