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不自己做皇帝,非得要扶刘阿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6:31:36
1.为什么魏吴两国都有权臣专政乱朝,而蜀国得以大治呢。。。。难道忠于魏吴两国的人很少???(诸葛亮死后)
2.为什么司马懿的儿子和孙子能专权甚至称帝,而诸葛亮的儿子孙子却因力保蜀国而被邓艾给逼得自杀。。。。难不成龙父。。。。。无虎子,老马有龙儿????
3为什么姜维不启用武侯的儿子孙子参与北伐却用一个被黄忠劈拉脑袋的夏侯渊的儿子。。。。不解啊

大概有这么一些原因:

1.文人是造不了反的:

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一般的开国皇帝或者起义军的领袖,大多是军人武夫,或者甚至是流氓无赖,读书人造反的很少,而成功的几乎没有……,而孔明或许也是这种心态……诸葛亮要做圣人,千秋万代,万人景仰。

2.集团外部的阻力:

从孔明这里看,荆州集团虽然很强大了,但是益州集团尚且有李严手握重兵、原从集团也有赵云,这些都不能不让孔明有所顾忌,即使是他二人后来死了,但是魏延和马岱也是不能忽视的。这些人对蜀国忠诚这是无疑的,但是在那样的大是大非前,应该就不会对诸葛亮也忠诚了,毕竟于公于私他们都不会选择孔明的。(顺便澄清一下,魏延是以部曲归属刘备的,不存在演义里说的那样叛变的事情,同样,这么说来,魏延即使是荆州人,也未必算得上是荆州集团的)

3.集团内部的阻力:

再说孔明方面也不能保证自己荆州集团的所有人都会在这一时间上与自己站在同一战线,何况像杨仪那样的小人会做出什么,孔明自己心里也没有底。孔明很早看出了杨仪的为人,这大家应该没有异议吧?

4.外部方面的阻力:

吴国是不是支持诸葛亮已经很难说了,南蛮和西羌乘机造反却是可以肯定的,而魏国看着蜀国内乱,难道还不会蠢蠢欲动?这个时候,孔明难道还能玩安居平五路的游戏?这是不可能的了,能有所少人听他的?(历史上是不是真有安居平五路也真的很难说)

5.兵民厌战:

北伐的军队虽然不会厌战,但是后方的军队就难说了,而且就三国后期来看,诸葛瞻之所以兵多还败在邓艾的手上,除了本身的战略战术有问题外,士兵就不参战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从这点看,成都尚且有那麽多士兵但是仍然投降这件事就容易解释得多了。同样,尽管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但是益州却一直远离战争,所以人民厌战也是必然的。

6.最关键的一点:

孔明他是以继承先帝遗志、打倒篡位的曹魏、恢复汉家江山为号召力的,倘若他称帝的话……自己也篡位,还好意思说曹魏么?自己打了自己的耳光,很多事情就都会对自己不利了,届时,也必将丧失人心、众叛亲离……在那个时代,道德要素是很关键的,造反不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