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初期,代郡,云中等地多次遭到匈奴的袭击甚至屠城,那么为什么百姓不迁走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4 12:16:22
难道是皇上有命令不让这些百姓走?屠城后,难道是皇上下命令让百姓再迁移过去的》?

在边疆除了士兵,还有很多是犯法的人,发配边疆充军的。因为古代长期打仗,主要生产是要人力,所以很多人犯法了,都是发配的多,不是很严重都不判死刑的。
发配即充军,古代的一种刑罚,指把死刑减等的罪犯或其他重犯押解到边远的地方去服役。充军者,唯边方屯种,后定制,分极边,烟瘴,边远,边卫,沿海,附近军。有终生,永久。终身,规定罪犯要服役到死,永久,还要罪及子孙后代。

1安土难迁,农民的资产是土地,世代耕作,很难割舍。
2汉代有相对固定的户籍制度,夜晚有宵禁,不准走夜路,人民不能随便迁徙。
3你说的是很大的行政单位比现在的市大比省小,汉政府不会轻易放弃,而且这是长城的河北和山西段,做为边防体系不能缺失,否则长城就会失去效力。

古代历代历朝都有实边政策,从内地迁徙有关的人员充实边疆。边疆常发生战事,地广人稀。所以,为了边防和经济发展,各朝都很重视边疆建设。遇到战争,当地百姓便不能幸免,要么参军战死,要么毁于战火,不管是朝廷的政策命令还是百姓的心态心理,他们都不能离开,一场战火过后为了加强边防又要迁入一些百姓

而且当时政府提倡的主要观点是戊边,
就是那边人少了以后,把内地的人往那边迁, 这样有人的话,就可以组织力量抵抗,要不当兵的吃什么啊。
如果没有人的话,那匈奴还不就长驱直入了。

如果迁走的话那些地方就成了空城,匈奴人就会更加深入中原腹地,所以这不是解决的办法,最主要还是加强边防

中国的传统文化,安土重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