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大学生观念的改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0 12:16:49

纵观改革30年:大学生就业观念逐渐变迁

  ■纵观改革开放3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服从分配、走向开放、自主择业。

  ■大学生的就业与发展的变迁,说明了大学生就业的三个趋势:自主化——主体性越来越强;务实化——政治色彩淡化;多元化——选择面越来越宽。

  服从分配——计划体制遗留阶段:1978-1980年代中期
  从1978年到1980年代中期,在计划经济体制惯性的影响下,由于高等教育仍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就业实行的是“统包统分”,由国家包下来分配工作,负责到底。该阶段中国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比较被动、单一。
  ■择业倾向上接受中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由于社会就业制度、招聘制度比较硬性和僵化,强调一切服从社会需要、服从国家分配,“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择业标准偏向政治化。1984年“中国青年的就业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当时青年人在评价职业时看重的依次是:社会地位、社会意义、发挥个人才能和报酬。
  ■择业意向:重政工而轻农商。当时青年就业最看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今天仍然流行的知青“诉苦”文本依旧在展示“上山下乡”是难以抹去的“伤痕“。大学生普遍对理工科感兴趣,追求的理想职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
  但是,中国已酝酿了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的人才需求,将改变众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方式。

  走向开放:1980 年代中期-1990年代中期
  ■城镇就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大学生身上,从1985年开始,我国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分步骤、分层次地逐步进行改革;1989年提出的改革目标: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这一改革将竞争机制引入高校,使毕业生就业逐渐走向市场化。由此,大学生就业的最大变化是“经济地位”成为择业时最优先考虑的因素,超过了执牛耳多年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成为首选标准的主要表现有:
  一是希望到特区和沿海地区的中外合资或“三资”企业工作。据北京的一项对千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希望毕业后到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地区工作的占近40%,中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