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困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0:26:23
五宗:禅、教、律、密、净。净土最简单,是不是禅宗不用念佛啊。很多困扰谁能帮我

念佛与参禅——(明)憨山大师

http://tieba.baidu.com/f?kz=247712217

《示念佛参禅要》

http://hi.baidu.com/%D3%D0%C4%C7%C3%B4%B5%E3%BE%F5%CE%F2/blog/item/66f4a5f96b638a5a242df22d.html

【念佛三昧】
禅观之一。指以念佛为观想内容之一种禅定。亦即观念佛德或称念佛名之三昧。分为因行、果成二类。(一)因行念佛三昧,指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二者皆为观想念佛,反之,一心称念佛名,即为称名念佛。(二)果成念佛三昧,指上记三种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禅定,或佛身现前。因行念佛三昧为 ‘修’,果成念佛三昧为‘发得’。观无量寿佛经(大一二·三四三中):‘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中略)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明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大智度论卷七亦载,念佛三昧能灭除种种烦恼及先世诸罪。

诸家所说此类三昧之相状、功能等虽皆通称念佛三昧,然诸佛有三世、十方之异,并有法、报、应三身之别,故‘念’于观、称等有种种不同。据昙鸾之略论安乐净土义、道绰之安乐集等所说,专注且相续不断地念‘念佛三昧’之相状或佛之神力, 念佛之智慧、毫相、相好等,念其本愿,称名等,总称为念佛三昧。

念佛之本意在忆念、追想,由内在之思忆表现于外者即为称念,称念配合深入之观想,于醒、梦、定等之际,皆念念不离佛,此亦称般舟三昧。又于文殊般若经,以专精修念佛一行,称为一行三昧。于华首经,以专修念佛之相好,称为一相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