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定义于经典中”命题,是否正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2:39:50

不正确!定义就是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总结归纳,而该命题中应该仅仅是指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仅仅是一家之言,不足取也

我认为经典应该这样理解:

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中那些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就是经典。

经典就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
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后人尊敬它称之为经典。

答《寓定义于经典中》命题是否正确?
“经”的本义是编织物的纵线。古时以竹简当“纸”,装订竹简用的丝麻也叫“经”,
用丝麻装订成册叫“经编”,从而有“书”的意思,“经”成为书的通名,后来专指儒家传授
的古书。道教兴起后有《道德经》、《南华经》,记载一事一艺的专门著作的有《水经》、
《茶经》,而后泛指被尊崇为权威的著作。外国宗教传入,其典籍译为汉语时,按照中国的
习惯也译成“经”。佛教传入,把佛教的权威典籍称为“佛经”;伊斯兰教的Qur'an(英文:
Koran)被译作《古兰经》;基督教的Holy Bible被译作《圣经》。
由此可见,经典属于历史遗产,包含着一种民族文化类型的核心价值。在历史上,这些经典曾经是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标准,直到今天,对我们的文化仍然有着影响。
现在“经典”一词在社会上流行用来作为某些事物的价值判断,有各种各样的“经典”:“经典歌曲”、 “经典电影”、 “经典原创”……。说明人们是心存敬意,而不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经典著作”,也就是说,已经超出“著作”概念的范围。但它也是被承认了的,是论之有据的。“经典”一词,在辞书中的释义已不断作出补充修订。1983年版的《辞海》(P.1164)是两条:①一定的时代、一定的阶级认为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著作;②古代的儒家的经籍,也泛指宗教的经书。2001年227次印刷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P.663)是三条:①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②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③著作权具有权威性的; 2005年334次印刷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P.717)是四条:①传统权威著作;②宗教宣传教义根本性著作;③著作具权威性;④事物具有典型性而影响较大的。(引用释义举例本文从略)这个“④事物具有典型性而影响较大的”就是涵盖着“著作”之外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