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最后一头战象的感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1 13:50:02
写得好一点~~~4行以上

嘎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用可敬的语言来赞颂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他那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使我敬佩。这位英雄忘不了曾经洒过热血的土地,忘不了浴血搏杀的战场,忘不了曾经并肩作战的同伴们,他仍然希望在临死前重温自己当年的辉煌与骄傲的英雄气概,

我写的是
本课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本课课文比较长。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边读边思的习惯已经养成。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先从整体入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谈谈对嘎羧的印象,然后抓住重点语句重点研读,避免逐段讲解的繁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但从实际教学来看并不理想。我抓住文中的几处重点语句做成幻灯片分别让学生体会嘎羧的怀旧、英勇、善良育忠诚等品质。但一张张幻灯片的出现割裂了文章的衔接,使悲壮与感人之情大打折扣。因此入情入境地朗读与想象也就无从谈起。反思本课的教学,形式过于单调:扎重点语句——谈感悟——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本该释放的情感遭到遏制,在教师一步步的牵引下之体会了文中的几句话而已,也难怪课堂上会如此沉闷。

我在深深惋惜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反思。如何进行长文短教的教学?是否应重点抓住一处(如嘎羧在打洛江畔凭吊的那动人的一幕)进行透彻的研读,继而辐射全文:二十六年前是怎样的一幕?从而体会嘎羧的英勇。在它知生命大限已至之际它为何这样做不去象冢而去百象冢?从而体会嘎羧的善良与忠诚……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想象,去填补文中的空白。也可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写一写。这样既充分理解了课文,激发了情感,又使语文训练得以有效的落实。

我是选择了江边(十四自然段)的情景来写小练笔的:
回想我自己,只是一头普通的战象,只有曾经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光辉,其他什么都没有了。没有友谊,因为我的战友,和我一起杀敌的战友啊,他们都倒在了敌人的枪下!………………(接着自己想)
我被波农丁救了上来。朝阳啊,你认为我是幸运的吗?虽然我是幸运的,但是现在,仍然逃不过死神的召唤……(接着自己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