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才宰相囊中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9:39:41
这句话什么意思啊,下句是什么秀才纸上兵,谁知道啊?

恃才宰相囊中物,
杀贼秀才纸上兵。
意思是:
对一个恃才傲物的宰相来说,什么都是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对一个秀才来说,杀贼不过是纸上谈兵,嘴上的劲。

估计你也看过《台湾1895》。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是张佩伦所写。似乎与前面几位回答的不同。具体史实我也不清楚,不过可以在《台湾1895》找到原诗。

恃才宰相囊中物,
杀贼秀才纸上兵。

论张佩纶:“杀贼书生纸上兵”
??
??
??一
??
??高拜石先生撰《古春风楼琐记》,写张佩纶(1848-1903,字幼樵,号蒉斋,直隶丰润人)在1884年中法马江战役失败之后,被褫去三品顶戴花翎,充军戍边。1888年获释,入李鸿章北洋幕府。某次李生病,张便进卧室拜谒,在案头看到两首咏马江战事的诗作:
??
??鸡笼南望泪潸潸,闻道元戎匹马还;
??一战岂宜轻大计,四边从此失天关。
??焚军我自宽房琯,乘障谁教使狄山;
??宵旰甘泉犹望捷,群公何以慰龙颜。
??
??痛哭陈词动圣明,长孺长揖傲公卿;
??论材宰相笼中物,杀贼书生纸上兵。
??宣室不妨虚贾席,玉阶何事请终缨;
??豸冠寂寞丹衢静,功罪千秋付史评。
??
??高阳先生论晚清政事,曾引“杀贼书生纸上兵”一句,评定张佩纶,令我记忆如昨。曾朴《孽海花》赞誉这两首诗:“一起便得势,忧国之心,盎然言表。”“责备严谨,的是史笔!”——这些夸奖都是浮华的空头支票,就诗论诗,并未落到实处。倒是“情词悱恻,议论和平”八字,道尽了它的妙处,即在于对时事与局中人之种种难言之隐的体贴入微。否则张佩纶便不至于在看完以后,回念往事,情难自禁,“不觉两股热泪,骨碌碌地落了下来”。在主人李鸿章面前感动得失态。
??按高拜石的记载,张佩纶在百感交集、怆然泪下之余,便向李鸿章询问此二诗的作者,被告知是李的幼女,小名鞠耦,“敏丽能诗”,既是美女,又是才女,尚未出阁。李嘱托张佩纶帮忙物色一个女婿。张问:才学地位应当如何?李说:“像你这样,便好。”张便跪下求婚,李冷不防这一着,只好成其好事。
??我推测,高拜石记述这一段逸事,其底本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