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中为什么会带有北方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3:03:36
比如:贼,闹心,压根儿等
这些词汇,南方人有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这些词语严格来说不是规范的。

怎么会这样?

贼作程度副词,是一个东北方言词,意思是很、非常。多用于令人不满的或不正常的情况。如:贼冷;贼亮(光亮之极)。
至于闹心、压根儿等,多用于口语。
这些都已收入《现代汉语词典》,它们是普通话语汇的有益补充,没有不规范的问题。

以为从古代到现代,
统治中心一直在北方。

当权者以及统治官员一般都是北方人,
所以北方话一般就成了官方语言。

逐渐就形成了以北方话为标准的普通话了。

确实是不规范的 可是也没有人说它们是普通话啊
只是北方地区的语言接近于普通话,但是也有方言,有的北方人把方言掺杂进去说,你听着就像普通话了,其实那不是。
雪舞满天 说的好。播音员说得话就是普通话。

普通话本来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的,北京毕竟是六朝的首都嘛。
“贼,闹心,压根儿”只是在口语里这么说,在公共场合是不能够说的

普通话前身是古代北方官员的官话,因为北京做过多朝首都,官话也就更接近北京话,今天南京方言不像其他苏南地区,也因为南京做过多朝首都,有点接近官话。
“普通话”一词,是朱文熊于1906年首次提出的,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张奚若在大会主题报告中说明:汉民族共同语早已存在,现在定名为普通话,需进一步规范,确定标准。“这种事实上已经逐渐形成的汉民族共同语是什么呢?这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为简便起见,这种民族共同语也可以就叫普通话。”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对普通话的含义作了增补和完善,正式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

这三个词都不是普通话。新闻联播的播音员说的都是普通话。你什么时候听他们说过贼,闹心,压根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