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中国近代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17:30:03
请标明具体时间和先后顺序,谢谢啦!

【维新变法运动】
时间:1895年

目的:救国图强,在保留清朝的统治的前提下发展资本主义。

背景:
面对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

代表人物:梁启超,康有为,戊戌六君子;

性质和意义:
它具有重要的爱国救亡意义,它把民族救亡意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戊戌变法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从此,民主主义成为汹涌的社会思潮,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戊戌变法是第一次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政治变革运动,它并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一次质的飞跃。洋务运动仅仅是为了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而戊戌变法则是要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代表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辛亥革命】
时间:1911年

目的: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主义的运动。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背景:
中国深陷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的签订,将革命风暴推向前台;

代表人物:孙中山;

性质和意义:
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
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
时间:1915年-1923年

目的: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

背景:
- 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先进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
- 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
- 思想文化方面,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介绍到中国,而且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