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与小的读后感 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9:57:06
就今晚,好的多加分。急!!!!!!!!!!

大与小 长与短 软与硬

在向国外宣传中国的时候有几对关系要处理好。
一是大与小。中国人习惯抓大放小,似乎认为小的可以忽略不计,这一点一般来讲也是对的。然而,如同判断一个人,往往细节更能够说明问题。有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一个医药界的跨国公司老板来中国找合作伙伴,到国内一家很有实力的药厂参观。厂里非常欢迎,厂长亲自接待并陪同参观。但就在参观过程中,厂长随地吐了一口痰,就是这一口谈毁掉了一个大的合作项目。
有本书叫《细节决定成败》,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法国政界红人法比尤斯,有一次与希拉克总统进行电视辩论。希拉克是政坛元老,而法比尤斯才40岁左右就当了总理,可以说是少年得志。法比尤斯在辩论后对希拉克做了一个很不礼貌的手势,就是这一个似乎不太引人注意的举动,使得他在其后的民意测验中威望大跌。刚才我们也说了一些中国人在走出国门后的一些不文明的言谈举止,看上去也都是小事,但却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我还碰到过这样一件事:在国外出席一个非常正式的晚宴,男士正装应该是深色西服,偏偏有一位中方官员穿着浅色西服和白袜子进去了,让大家大跌眼镜。
二是长与短。中国人通常喜欢讲长话,当然,如果是非常有内容的长话也会吸引人,但我们通常讲的长话里面有许多是套话。就像我们平时读报纸一样,大块头的文章很多人就看个题目,相反,豆腐块文章标题很吸引人,就看下去了。
三是硬与软。现在中国有些青年人血气方刚,很厉害,讲话嗓门也大。如果中国人在世界上讲话都是声色俱厉,那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当然,人是有感情的,在讲到核心问题时,带些感情是正常的,也是允许的。但一般来讲,讲话应该娓娓道来,把道理讲得很清楚,这样才更容易争取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像吵架那样,总是情绪非常激昂,那样是很难赢得人心的。中国人应该在国际上树立一种讲道理的形象。像去年春天,我们一些激进的年轻人去砸日本驻华使馆,这是不行的,因为这违反了国际法。我在一所大学里专门问学生,这究竟是爱国还是误国呢?外国人会怎样看待我们?我们都以为这样做韩国人会高兴,因为韩国人的反日情绪一向都很高涨。但后来我与韩国人聊起这个问题时,韩国人说,中国人真可怕呀。他们说,韩国人游行是事先报批的,韩国人情绪激烈时可能会自残,例如切掉自己的手指,但不会砸对方的使馆。